为什么有人面试3次不过关?基础问题藏着雷
刚入行的姐妹总以为面试就是背题,结果栽在基础问题上。先说最要命的——证件审核。网页3说的晨心家政案例,有个姐妹带着过期健康证面试,直接被客户当场退货。现在上海高端客户必查三证:身份证、卫健委认证的母婴护理师证、当年有效的健康体检报告,少一样都算硬伤。
工作经验怎么问才显专业?别直接问"带过几个娃",要像网页6教的"您服务过双胞胎或早产儿吗?"。去年浦东有个客户专门要找带过妊娠糖尿病产妇的月嫂,这种特定经验能让你报价直接涨30%。
新生儿护理知识考核现在升级了。网页9提到的黄疸观察,已经不是简单的"7-10天退",得能说出胆红素监测仪的使用方法。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静安某月子中心面试,要求月嫂用仿真婴儿演示15秒呛奶急救,结果23%的应试者动作不达标。
场景模拟题才是真战场
现在上海高端客户最爱玩情景模拟。比如网页7提到的"宝宝喝完奶嘴角泛白沫",正确答案不是擦嘴,而是检查奶嘴孔径是否合适。这个细节能区分普通月嫂和资深专家,后者还会顺手教客户怎么选防胀气奶瓶。
月子餐考核已经升级到分子料理级别。网页4说有个客户让月嫂现场做三道补气血的创意菜,要求既要符合中医理论,又要摆盘精致。虹桥某家政公司甚至配置了智能营养分析仪,现场检测月子餐的蛋白质含量。
突发状况处理成必考题。网页1提到的乳腺炎护理,现在要结合红外线治疗。去年徐汇有位月嫂在面试时,用手机展示了自制的"新生儿哭闹频率分析表",当场被客户加价2000元签下### 合同里的文字游戏能坑死人
面试通过只是开始,合同细则才是生死线。网页2提醒要问清"26天服务期是否包含医院陪护",去年长宁有个月嫂因为没写明代购食材的交通补贴,白贴了800元油费。
服务范围界定是重灾区。网页10说的"是否包含大宝照看",现在要细化到辅导作业的程度。有个活生生的教训:普陀某月嫂因合同没写"夜奶次数限制",连续20天半夜起来三次喂奶,差点累出心脏病。
退换机制必须白纸黑字。网页5提到的"试用期三天内可全额退款"已成行业标配,但高端客户会要求追加"技能不达标赔偿条款"。有个狠招——要求月嫂提供服务过程视频存档,这在闵行高端家政圈已成新风向。
作为在母婴行业摸爬滚打八年的老鸟,建议重点准备这三个杀手锏:
- 电子版服务日志:用手机展示过往客户的喂养记录、生长曲线图
- 智能设备操作:熟练使用远程监护仪、黄疸检测笔等新工具
- 急救实操视频:**15秒内完成呛奶急救的演示片段
记住,上海高端客户现在最看重的不再是证书数量,而是危机预判能力。能说出"如何从胎便颗粒度判断乳糖耐受度"的月嫂,报价至少比同行高45%。毕竟这行拼的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实打实的救命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