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夜三点婴儿啼哭如冬不拉弦断)您是否正紧握手机,反复查看通讯录中十几个“古丽阿姨”“阿依努尔大姐”的名字?上个月在二道桥遇到一位**尔族新手爸爸,半夜误将月嫂电话打成了热线,最后接听电话的竟然是卖烤包子的——真是闹了个大笑话!
电话那头的羊肉味是真是假
接通电话先问一句:“巴哈利(**尔族糕点)是用羊油还是清油?”正规的月嫂会回答:“需根据产妇体质决定”。那些含糊其辞地说“用高级进口油”的,很可能是二道贩子。去年****天山区查获的黑中介,连“巴哈利”和“巴哈力”都分不清,竟将俄罗斯列巴推荐为月子餐。
重点来了:真正的月嫂公司客服能说三种语言并不稀奇,稀奇的是能分辨****尔语和哈萨克语问候语。河滩路有一家中介就因为客服将“萨拉木来空”(**尔语问候)说成“萨勒姆”(哈萨克语)而暴露。
合同里的葡萄干陷阱
首先看食材清单:写“新疆特级红枣”不算本事,得写明是若羌灰枣还是和田玉枣。去年昌吉有个月嫂中心用甘肃枣冒充,结果产妇婆婆一吃就尝出来:“这枣甜得发齁,根本不是沙漠枣的味道!”
其次查夜间值班表:正规机构会写明“夜班护士有助产士资格证”。我表姐在喀什西路找的月嫂,合同写着“24小时专业护理”,结果夜班大姐连血压计都不会看,硬说是“祖传手法摸脉”。
最后盯住退费条款:遇到写“随时全额退款”的要警惕!伊宁有宝妈吃过亏,月嫂做了十天要走人,机构说“饭钱一天扣两百”,结果光羊肉汤就扣了八百块——原来用的是阿勒泰大尾羊?
藏在工商信息里的草原密码
教您一招:看营业执照注册号第5-8位。新B开头的是****,新D是吐鲁番,要是机构吹嘘“全疆连锁”,注册地却是新A(省直单位),那可得多个心眼。去年米东区查获的皮包公司,注册号居然是1997年的——那时候月嫂行业还没兴起呢!
还有个冷知识:正规做母婴服务的公司,经营范围里必须带“生活护理”四个字。那些写“家政服务”“健康咨询”的,可能连婴儿抚触台都没有。我兄弟在库尔勒开发区见过,有家机构用美容床给娃做**,把娃吓得直哭。
实地考察比挑哈密瓜还讲究
进门先看三样:消毒柜里有没有馕饼渣(24小时消毒的不可能有食物残留)、冰箱里的牛奶是不是天润(本地月嫂都用当地品牌)、阿姨****是不是木卡姆(用流行歌曲的可能是临时工)。去年有个狠人在阿克苏选月嫂,发现阿姨****是《学猫叫》,直接让人打包走人——“您这审美能带好娃?”
再教您一招:假装问“能带自家做的马肠子吗?”。真月嫂会详细问腌制时间,假的会满口答应。去年塔城有机构就栽在这事上,月嫂把客户家的风干肉当成“过期食品”扔了,赔了半个月工资。
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子:下回看见月嫂公司挂“全疆十佳”锦旗,先让他们把评选文件拿出来。这年头连馕都能网购,还有啥子奖状造不出来?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